您当前位置:首页>活动回放 > 游记 > 正文

游记

可可西里的红绿灯

可可西里海拔最高的信号灯 藏羚羊过公路专设红绿灯
北京娱乐信报 www.stardaily.com.cn

??

三联书店2005年5月出版
??编者按: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在这样的一天《亲历可可西里10年》把遥远的可可西里和藏羚羊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10年前,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走进可可西里,开始为藏羚羊的保护进行呼吁。10年后,藏羚羊的保护已成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一面旗帜。在这本书中“绿色江河”志愿者把自己在可可西里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铸成的文字,让读者触摸到可可西里的真实。
??讲述者:志愿者邹卓钢
??任职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2004年6月志愿者。以志愿者和交通警察的双重身份在青藏线上为藏羚羊通过铁路和公路保驾护航,把交通警察关爱人的生命的本职延伸到对所有生命的关爱。



在穿过青藏公路中死亡的藏羚羊。

藏羚羊迁徙的通道
??每年6月中旬,青藏公路东侧的藏羚羊准时出现在青藏公路东南侧的山冈上。它们大都是6月怀胎的母羊,本能促使它们在这个季节要朝着可可西里的方向迁徙,长途跋涉到卓乃湖、太阳湖、豹子峡集体产羔。
??50年前,青藏公路建成通车,穿过可可西里,把青藏高原切成了两个部分。从此,每年的产羔季节,青藏公路东侧怀胎的藏羚羊要两次跨越青藏公路往返,才能完成产羔的全过程。
??过去,藏羚羊的迁徙没有通道一说,广阔的高原给它们提供了来来往往的自由空间。随着青藏公路的建成、人类活动的频繁,藏羚羊迁徙的线路受到约束。人烟少、地势适宜的地段成为藏羚羊通过公路的迁徙通道。到2001年,从昆仑山口到五道梁的100公里之间都有藏羚羊穿越公路。青藏铁路建设期间,通道被压缩到10公里,青藏铁路修筑起来后,铁路陡峭的路基阻断了藏羚羊传统的跨越式通道,留给它们的惟一通道是铁路的下穿隧道和桥梁。
??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几乎平行修建,铁路和公路对藏羚羊造成了双重干扰。青藏公路2998公里处是藏羚羊传统的迁徙通道,与之对应的是青藏铁路的五北大桥,它是青藏铁路为藏羚羊预留的迁徙通道,虽然桥的长度只有一百多米,但铁路和公路的间距相对较大,是一片两公里宽十余公里长的缓冲地带,并有山冈遮挡,铁路和公路不能一眼对望,是藏羚羊穿越铁路惟一可行的通道。



志愿者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拉起横幅通知司机停车。

海拔4600米的红绿灯
??2004年3月,“绿色江河”向国家环保局递交了《关于藏羚羊迁徙期间在青藏公路上进行临时性通道试验的报告》。报告强调“绿色江河”经3年的调查和统计,已基本掌握长江源区藏羚羊在青藏铁路建设前、建设中以及建设后的迁徙规律,同时也证实青藏铁路所设计的藏羚羊迁徙通道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楚玛尔河两侧,2001年青藏铁路施工前,没有藏羚羊在产羔期间滞留现象;2002年,青藏铁路路基施工期间,我们观察到800多只藏羚羊没有跨过铁路路基,就地产羔;2003年,青藏铁路基本完工,在2002年的同一地点,有1500只藏羚羊没能跨过铁路,就地产羔。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已成为可可西里东侧藏羚羊迁徙中的最大障碍。
??该项目是在青藏线上设立的首个红绿灯,这不仅仅是为藏羚羊提供了安全迁徙的通道,也是中国首次为野生动物的通行设立红绿灯,表明了政府在野生动物保护和青藏铁路建设中环保先行的积极态度。国家环保总局通过召集有关部委职能部门和专家召开会议,批准了计划。
??2004年6月19日,“绿色江河”从数百名报名者中挑出的8名志愿者通过相关培训后到达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同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研制并赠送的太阳能红绿灯也一同送达。6月21日,这组世界上海拔最高(4600米)、也是世界上第一组为野生动物而设的红绿灯历史性地亮了起来。
??藏羚羊过公路,请您稍等一会儿
??6月20日,“绿色江河”志愿者到达青藏公路2998公里处,与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的人员会合。数百只藏羚羊已在青藏铁路一侧聚集好几天了,它们不能像从前一样轻松走过这个区域,而是不断徘徊。所有人对藏羚羊能否通过桥梁下的通道心里都没底儿。
??6月21日,“绿色江河”志愿者和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分成了4个组,分散在铁路路基和公路路基的观察点上,跟踪藏羚羊移动的情况。保护藏羚羊迁徙的行动正式开始。
??迁徙的母羚羊陆续到达这里,它们每天早晨从东南面的山沟里出现,慢慢靠近铁路,面对无法跨越的路基,顺着铁路从东往西移动,寻找通过铁路的途径。到下午,无奈的藏羚羊又返回南面的山沟。6月下旬,藏羚羊产羔期不断逼近,一些等不及的母羚羊陆续开始产羔,产羔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
??6月21日8点,800多只藏羚羊集中在铁路路基下,距路基也就几米。4个小时过去,羚羊顺着路基边徘徊着,有时感觉它们要跨越路基,但路基太陡峭了,人都很难上去,更何况习惯在松软地面上行走的藏羚羊了。羚羊群一会儿聚集,一会儿分散,终于有200只羊停在五北大桥下,没像往常一样只是看一看就离去,而是停在那里。它们一会儿吃草,一会儿观望,就这样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羚羊在2996公里处出现,共150只。”
??“在五北大桥下已经集结了432只羚羊,准备过铁路。”
??这是铁路路基观测点的志愿者通过对讲机报回的消息。
??在确认了绝对安全、积蓄了足够的胆量后,一只母羚羊鼓足勇气,走近五北大桥投下的太阳阴影,穿过挡住蓝天的建筑。我们不知道它受什么力量的驱使,是天性的求生本能吧。
??“藏羚羊走到大桥底下开始过了。1只过来了,又过了5只、10只、30只……一共过了129只。”这是在青藏公路2998公里处观测点的报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第一只母羚羊后面紧跟着上百只的羚羊,它们相互壮胆,一起奔跑起来卷起阵阵沙土,只觉得是股烟尘穿过五北大桥,志愿者统计到有500只。这是藏羚羊第一次穿越了人工通道。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在万分激动的欢呼中松了一口气。
??“藏羚羊已经靠近公路,离公路还有100米,建议拦车。”
??“藏羚羊向公路冲过去了,立即拦车。”
??当青藏公路上观察点上的人员从对讲机中听到口令后,很快在藏羚羊即将通过的青藏公路两侧按亮红绿灯,拉开一条横幅:藏羚羊过公路,请您稍等一会儿。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的森林警察格来,则以标准的指挥手势,示意汽车靠边停靠。汽车一停下来,志愿者就跑上前对司机说:“前面藏羚羊过公路,你能停下来等一会儿吗”?同时送上我们制作的野生动物粘贴画等宣传品。
??青藏公路的司机纯朴和友好,只要明白了保护藏羚羊的道理,都积极配合志愿者的工作,没有一个司机对拦车有怨言。
??有一天,一辆载有四十多个德国游客的临时入境大客车经过,德国游客看到藏羚羊后都激动地下车拍摄,影响了藏羚羊的迁徙,我们前去劝阻和宣传。他们非常惊讶:“中国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自然生态环境了!”
??我们也遇到过极个别不配合的司机。有个别开着高档小车的,看到前面停了一长串的车,就想挤到前头去。这时,我们会客气地请他退回去按秩序排队。若不听从,想就近插个位的,则调动群众情绪,问边上众司机:“你们答应吗?”群呼:“不——答——应!”效果奇好。
??每次拦车后,看到藏羚羊通过公路时,我们都激动万分。在放行汽车时,看着长长的车流从我们跟前通过,所有的志愿者和保护区管理人员,向着每辆汽车招手致谢,司机也都招手回应。当成队的军车通过时,每位军人都在向我们敬礼致敬。这是我们获得的最高奖励和最大的鼓舞。
??献出生命中的一个月
??在可可西里的16天里,志愿者都是早上6点起床,7点出发,回到保护站经常是晚上10点,连续工作15小时以上。
??白天工作期间,每人只有一瓶矿泉水和一块放了好几天的又冷又硬的“锅盔”(白面饼),早上出发前是“锅盔”和昨晚的剩饭熬成的大米粥,只有晚饭是我们一天中期盼着的大餐:两菜一汤。偶尔到五道梁的小饭馆吃一碗5块钱的干拌面就称得上“打牙祭”了。
??可可西里大部分的水是不能饮用的,重金属含量偏高。保护站的饮用水要到30公里外的不冻泉打水,水就特别金贵。早上,1杯水刷牙,1杯水洗脸;晚上,两杯水擦脸;做饭、饮用,每人1天2升水。每人每天累计不超过4升水,半个月总共60升水。什么概念?不够城里人冲一次凉(洗澡)!
??在这里工作对来自城市的志愿者是严峻的考验。成都志愿者赵嘉华、朱晓莉是对小夫妻。虽然赵嘉华是清华毕业的工商硕士,为争取成为志愿者,在申请时反复强调饭做得很好。刚到保护站就抢着做饭,没想到第二天就病倒了。在高原小小的感冒也许是致命的,我们连夜把他送到格尔木住院,朱晓莉也陪同去了医院。可仅仅过了两天,他们小两口子又出现在保护站,第一件事就是为大家做饭。
??为不干扰胆小的藏羚羊,铁路观察点的志愿者必趴在铺满碎石的铁路路基上,眼睛紧贴在望远镜盯着羚羊群,观察、点数、记录。胸口被碎石硌得生痛不说,风刮、日晒、雨淋、雪打,一天下来两眼发直、四肢僵硬。尽管趴铁路的工作最辛苦,可每晚安排第二天的岗位时大家都争着趴铁路。深圳志愿者詹从旭自打上了可可西里后就没好受过,用他自己的话说“死不去,活不来”,可为了能去趴铁路,他硬装着没事,结果趴完回来,难受得话都快说不出来了。
??“为了藏羚羊,献出生命中的1个月”,这是所有“绿色江河”志愿者的心里话。在守护藏羚羊迁徙的时间里,大家尽了最大努力,2000多只藏羚羊跨越了铁路和公路。但也留下了遗憾,在志愿者离开可可西里的最后时刻,在我们的视线中还有数百只藏羚羊没能通过铁路和公路,分散在青藏铁路东侧的原野上。远去的志愿者只能用深情的目光和默默地祈祷为藏羚羊的明天祝福。
??信报记者 赵明宇/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深圳自行车协会 深圳自行车活动 自行车爱好者 深圳自行车

上一篇:05年07月,云南之旅(之二) 下一篇:难忘那九十三公里——记杭千高赛

深圳市自行车运动协会

深圳市自行车运动协会 ©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桂庙路阳光文体中心    邮编:518110
联系电话:0755-2616 5500    传真:0755-2616 5500    粤ICP备13036060号-1
Copyright © szc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支持:易博金网络